所属栏目:影视资讯更新时间:2020-07-20
电影院终于要开门了。
沉寂了半年的院线,急需有实力的新片救市。
隔壁韩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疫情后韩国院线上映的第一部本土电影,是鱼叔写过的《侵入者》(链接在文末)。
目前票房直逼 3000 万元。
「黑化」的宋智孝欧尼,给大家不少惊喜(惊吓)。
接着刘亚仁主演的灾难片《# 活着》掀起一波观影热,正在向亿元大关进击。
明星 + 商业类型片,或许是重振院线的一种思路。
今天鱼叔要推荐的新片,和它们同一时期上映。
并且一举拿下双周票房冠军。
同时,它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罪案悬疑片」。
《清白》
本片改编自震惊韩国的「马格利米酒毒杀案」。
2009 年,韩国顺天市的一个村庄。
某中年女子在喝下马格利米酒后,中毒身亡。
死因是「氰化钠中毒导致心肺骤停」。
原来,她喝下的米酒中掺了大量农药。
调查结果令人瞠目——
投毒凶手竟然是受害者的女儿。
女儿背着母亲,和生父长期有着性行为。
甚至还生下一个小孩,但因无力抚养而送到海外领养。
母亲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母女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最终,女儿杀死了想要阻止这种不伦关系的母亲。
这则新闻深深震撼了当年 32 岁的导演朴相铉。
他以此为创作灵感,想借电影反思韩国高压社会对人造成的扭曲和创伤。
导演朴相铉
十一年过后,《清白》终于上映。
这是朴相铉导演的长片处女作。
不仅票房表现喜人。
还在韩国电影网站 Naver 上收获了 8.6 的高分。
女主角是有着「八头身」之称的申惠善。
看过韩剧《秘密森林》的一定记得她,在剧中饰演检察官永恩秀。
正是因为对这个角色的成功演绎,她被选中出演《清白》的女主角。
这也是申惠善出道至今,首次在电影中独挑大梁。
扮演申惠善母亲的是老戏骨,裴宗玉。
她不仅是百想影后,还是韩国中央大学戏剧系兼任教授。
更是韩国娱乐圈首位取得博士学位的艺人。
电影开场,是一个 4 分钟的长镜头。
屋内正在举办葬礼。
市长一出场,瞬时改变了现场的气氛。
从进门起,就不断有人围在他身边拍马屁,夸他心中有人民。
而市长因为正在准备即将到来的选举,自然要和民众打成一片。
一群人喝着米酒有说有笑,完全看不出是在办丧事。
可没过多久,出事了。
饮下米酒的人个个口吐白沫,昏倒在地。
这正是整起事件的导火索——「大川农药米酒案」。
导演和剧组为这个难度颇高的长镜头,排练了许多次。
要调整照明的位置、摄影机的移动路线、演员的移动范围、以及说出台词的时间。
这个长镜头的目的,一是为了渲染紧张气氛;
二是为了全景式展现事发现场的的每个角落,描摹众生相。
在最短的时间内,交代人物关系,带出整个村庄令人捉摸不透的诡异感。
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
开场就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随即进入法庭戏码。
安郑仁 ( 申惠善 饰 ) 律师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干练大方。
与葬礼上那些操着方言,举止轻浮的村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其实。
她也来自那个村庄。
由于难以忍受父亲长期的施暴,很早便和家里断绝了联系,独自生活在首尔。
甚至连父亲的葬礼,都拒绝出席。
没错,开场的葬礼,吊唁的正是安郑仁的父亲。
安郑仁从新闻中得知了「大川农药米酒案」的最新进展——
母亲 ( 裴宗玉 饰 ) 被当成了案件的嫌疑人。
她去探监母亲,可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已完全认不出自己。
她不禁怀疑:
这样的母亲,有可能策划一场惨烈的谋杀吗?
失智的母亲在牢里遭受着非人的对待。
为了保护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她把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对投毒行为供认不讳。
第一次开庭,只凭口供的手印,没有充分的证据,就对母亲实行拘捕。
这也是检察官乐于看到的,每个人都急功近利,只想迅速结案。
可安郑仁却觉得这个案子没那么简单。
其实她最初是拒绝为母亲辩护的,但负责该案件的律师实在太不负责任。
「找这种人辩护,无罪也会变成有罪。」
所以安郑仁只好亲自出马。
为了证明母亲的清白,她立刻回到村庄展开调查。
在追查案情的过程中,她接二连三地遇到预料之外的事件。
首先,她发现负责本案的检察官、刑警和目击者,案发后多次聚在一起,非常可疑。
回家收集线索时,又发现有人偷偷藏在家中,似乎也在寻找某样东西。
显然,案情疑点重重。
但在二次开庭的时候,母亲仍然被检察官逼着认罪。
她受了刺激而失控,现场乱成一团。
面对此情此景,安郑仁怒斥检察官:
「比起被刀捅死的人,被舌头弄死的人更多。」
本该为人民服务的检察官,却蔑视法律,欺压弱者。
其中原因,也许和受害者是市长有关。
随着安郑仁的调查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隐情浮出水面。
一桩牵涉到父亲和市长的陈年旧案,也被再次提及。
原来,在这个看似平静安稳的小村庄,还藏着这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政商勾结,利益冲突,无辜之人沦为牺牲品。
原本只想还母亲清白,没料到却发现了更多的悬案。
一件件悬案串联起来,引向一个意想不到的真相。
鱼叔在这就不继续剧透了,把最大的悬念留给大家。
毕竟,悬念才是悬疑片的精髓。
从抽丝剥茧、连点成线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复杂叵测的人性,及其影射的社会现实。
《杀人回忆》被奉为神作,也正在于此。
罪案题材的悬疑片,如果重点只在揪出凶手,那么它的境界注定不高。
《清白》的内核,并不是罪案,而是充满矛盾的母女关系。
安郑仁虽然对母亲心怀憎恨,但为了帮她洗刷冤屈,还是回到了逃离多年的家乡。
没想到,她竟意外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
原来亲生父亲,另有其人。
这不仅是破案的关键线索,更解开了母亲不为人知的往事。
导演有意通过镜头语言表现这对母女关系的复杂张力。
以这场探监戏为例。
灯光打在两人的脸上,周围一片黯淡。
虽隔着一层玻璃,但反射的倒影让两人的脸部时而重叠,时而并排。
仿佛这道屏障消失了一般。
对话不再只是简单的正反打。
而是持续特写人物的面部,放大情绪的感染力,更显示出演员的精湛演技。
类似的拍法,是枝裕和在《第三度嫌疑人》里也用过。
《第三度嫌疑人》
只不过《第三度嫌疑人》中的两人是针锋相对。
而本片中的母女,则是患难与共。
像这样孩子为母亲辩护的设定,会让不少人想起刘德华与叶德娴主演的港片《法内情》。
律师为母亲辩护,遭到法官及检控官的刁难,在法庭之上孤立无援。
相比之下,《清白》的情况甚至更糟。
因为母亲的失智,律师不仅要对抗外部的压迫,还要时刻安抚好母亲的情绪。
看似冷峻的故事中,也不乏温情色彩。
出狱后的母亲,尽管有时会认不出眼前的女儿。
但只要坐上那条熟悉的长凳,望着眼前碧蓝的湖水,就会不自觉地哼出那首儿歌:
「美丽的花朵啊,如此美好的日子。」
这是安郑仁小时候,母亲常给她唱的一首歌。
虽然改编自真实案件,但《清白》却延伸出了一个全新的故事。
原案件中,女儿出于私情,而杀死了母亲,以极端的方式「终结」了母女矛盾。
而本片的故事中,女儿放下了对母亲的怨恨,在辩护的过程中渐渐与母亲和解。
或许有人会说,安郑仁本来就应该尽全力维护母亲,毕竟血浓于水。
但别忘了,她曾经被母亲伤得很深。
当她被父亲掐住脖子时,母亲没有阻拦;
当她被父亲禁止读大学时,母亲应声附和。
家里的钱怎么能供女儿读书呢?肯定是要留给儿子用啊。
那时,并没有人来维护安郑仁。
她最初拒绝为母亲辩护,也正是因为心中仍有怨恨。
但作为律师,她坚决不能容忍特权阶层对普通民众的倾轧。
她不仅是在为母亲发声,更是在为弱者发声。
影片没有把母亲这个角色处理得过于脸谱化。
而是逐步揭开她过去的苦难,让我们看到,「她也是个可怜人」。
她屈服于丈夫的淫威,身不由己;
女儿离家出走后,她受尽了精神上的折磨;
人到暮年,还要遭受这样一场羞辱。
可以说,她们都是受害者。
也正因如此,她们才能相互理解,达成和解。
不再把彼此当敌人。
而是正相反,同心协力对抗共同的敌人。
她们的经历并不是个例。
而是发生在许多女性身上的残酷现实。
这样的联结,也超越了单纯的母女关系,让我们看到了女性互助产生的巨大能量。
虽然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片,《清白》算不上精彩绝伦。
但它在类型的框架内,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以往的韩国电影里,律师这类角色的扮演者,几乎都是男性。
《辩护人》
男性主持公道,男性救人于水火之中。
女律师,女法官,女检察官,都去哪了?
暂且不谈意识形态问题,光是这样的叙事套路,大家也看腻了吧。
偶尔有韩版《傲骨贤妻》这样的女性律政剧出现,还是翻拍的。
而《清白》少有地将受害者和律师,都设定为女性。
安政仁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向腐败的特权势力宣战。
这可能是本片最大的「bug」,但也是最大的看点。
这样的故事不现实。
但却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