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影视剧照>影视资讯>正文

电影《柳青》走进清华 再现人民作家的初心使命

所属栏目:影视资讯更新时间:2021-06-08

  《柳青》海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纪念清华党组织建立95周年,丰富扩充党史学习教育资源,按照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统一安排,校党委宣传部、艺术教育中心联合中国电影资料馆等单位举办“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影展映活动。6月3日,电影展映活动开幕影片《柳青》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上映。

  《柳青》导演田波、制片人王苗霞、艺术总监霍廷霄等电影主创团队成员与到场观影的清华师生深入交流,分享电影背后的创作故事。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覃川,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肖贵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纪录片导演梁君健,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张牧云等受邀与近五百位师生到场观影。

  一位扎根人民、深入田野的人民作家,一部立志“成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镜子”的史诗小说,电影《柳青》以传记式的艺术手法,真实还原了作家柳青书写《创业史》的励志传奇故事。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青年作家柳青辞掉北京优渥的干部待遇,举家落户到陕西长安县皇甫村的一所破庙里,深入农村建设一线,扎根人民十四年,带领乡亲们克服重重苦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在农村的新局面,并创作一部反映社会主义人民集体创业的史诗巨著。

  现场观影师生被人民作家柳青胸中有大义、笔下有乾坤的文人风骨深深打动,被电影《柳青》兼具艺术与纪实性的镜头语言所吸引,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峥嵘历程。

  交流观影感受

  电影放映结束后,电影主创团队及嘉宾上台交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人文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师雷雨果主持活动。

  田波分享创作体会

  田波对影片《柳青》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走进清华感到荣幸。他与在场师生分享了团队前后六年筹备、拍摄《柳青》的酸甜苦辣。田波回忆,电影拍摄过程中遇到了与柳青创作时相似的艰难,他切身感受到柳青在撰写民族史诗、书写时代进程中所体现的文人良知和知识分子的担当。他希望,柳青的奋斗与坚持能为当今时代“鼓鼓劲、补补钙”。制片人王苗霞、艺术总监霍廷霄分享了电影在场景搭建和剧本筹备中的故事。

  覃川发言

  覃川表示,电影《柳青》是清华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映活动的开幕影片。希望通过系列电影展映活动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更加生动的载体,并以电影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激发师生学习党史的热情。

  覃川表示,柳青是杰出的知识分子代表,高校也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研究真问题、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柳青作为一位人民作家,是文艺工作者的典范,以文字为时代画像、立传、铸魂。柳青的故事对于广大师生特别是青年一代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肖贵清发言

  肖贵清向电影主创团队致以敬意并表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改革道路,将《柳青》这部电影作为系列电影展映活动的开幕电影具有重要意义。柳青将自己融于黄土地,置身于农民之中,真实记录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这段历史。电影《柳青》做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不仅运用了优质的镜头语言,也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

  梁君健发言

  梁君健表示,电影《柳青》将伟大作家的人物形象与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紧密结合,带领我们重温了那段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也走进了作家柳青的内心深处。党的文艺作品是百年党史中的重要一笔,电影及作家柳青个人经历对当下的文艺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一是在创作中要扎得下去,深入时代和生活;二是创作要忠于现实、忠于初心、忠于使命。

  张牧云发言

  张牧云表示,电影《柳青》有两大特色,一是深刻把握了柳青及柳青文学的人民性,二是实事求是地展现了柳青在面对挫折时的铮铮铁骨。张牧云期待将柳青精神进一步引入思政课堂,让更多青年得到感召和启发。

  到场师生踊跃分享观影感受。主创团队围绕观众们提出的柳青在生活、文学和政治三者间的融入,柳青晚年的研究与思想等问题展开热烈交流。

  合影留念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清华大学庆祝建党百年电影展映活动旨在以电影艺术为载体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用艺术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感悟初心使命、传承伟大精神。继电影《柳青》之后,《青春之歌》《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闪闪的红星》《小花》《长征》等十几部经典影片将陆续上映。部分影片配有导赏短片,由专家讲授,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影片的历史背景、影史价值、艺术风格等。

相关推荐